股神巴菲特离场IBM的战略警示: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但是,后来智慧交通项目在新加坡的推广却并不像IBM希望的那样“顺利”。
究其原因,是陆路交通管理部门如果想持续进行这样的智慧管理与运营,需要首先缴付巨额的支出,巨大的成本让相关部门望而却步了。试想,如果供应商把服务和软硬件产品捆绑在了一起,而你在购买硬件以后还要面临很重的运维成本压力。对任何客户而言,都是一道难题。
“我只需要那颗明珠,但是你却把很多鹅卵石也放在一起,要我统统收下。”结果不言而喻。
在A君看来,如果当时IBM全面发力云计算尤其是公有云市场,坚持通过云计算技术及云服务模式向用户提供计算能力、软件及业务功能——而不是一堆硬件和软件的捆绑,今天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可以说,捆绑过度,结果就是客户的远离和业绩的衰退。在当时的IBM,如果想在内部推动或者改变商业模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绝不可能是一两个技术大牛、或者部门总监能够推动的事情。
ABC的短板难补
图注:2014年IBM发布的沃森健康(Watson Health),被称为转型之举。
商业模式因技术驱动在快速变革,可是IBM却贻误战机,不断犯下大错。
从捆绑销售到把服务提供给客户“租用”,让蓝色巨人思考了很久。所以,IBM在专利申请、技术研发人员、工程师方面的领先,并未成为产业变革拐点到来时的助力,观念领先的竞争对手在过去这几年得占先机。
而2008年左右就开始推动私有云的IBM,在云上同样演绎了起大早、赶晚集的剧情。而在发现市场趋势风向后,IBM开始在公有云市场进行大手笔“买买买”,包括2013年6月以数十亿美元收购公有云服务商SoftLayer,以及之后几年收购数据库公司Cloudant、云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Bluewolf、10亿美元收购医学图像数据公司Merge Healthcare……包括前不久宣布收购Verizon云计算和主机托管业务的大手笔,都是补课的过程。
懂懂笔记统计,过去这六年IBM共进行了近40多笔与云计算相关的并购,是用钱来换时间,补齐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缺乏人才和经验的短板。
如今,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系列已经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组成的ABC融合模式(AI+BigData+Cloud),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开始提及。如今IBM大力推动的,则是“认知商业时代”的到来。实际上,所有玩家的关键词都集中在了AI上。
而向用户提供人工智能的服务能力,不仅在于AI技术的领先,还要有云和数据的支撑。这取决于过去几年,服务商在云计算运营服务方面的经验,和通过服务行业对海量数据的积累与掌握,脱离开云和数据,AI是一纸空谈。
2017年4月底,亚马逊CEO贝索斯在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中,强调AI尤其是机器学习将是亚马逊下一个阶段研发的重点。同时确定这一举措将保持亚马逊的优势地位,维持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局面。同时,亚马逊正在研究“人工智能即服务”,并将人工智能的基本工具提供给云计算和开发者社区。
在今年3月10日举行的Cloud Next大会上,谷歌也宣布,向开发者推出机器学习引擎(CMLE),而且部分AI技术已经被应用于谷歌多个云计算产品中,包含了语音、视觉、视频等七种数据接口。而谷歌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对此表示:“我们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让机器学习变成各种体量、各种行业或者是各种复杂性的组织的一个转型工具。”
这两家,已经不约而同把AI作为云计算服务的主要卖点。但是,在拥抱大数据(而非卖存储数据的机器)和拥抱公有云方面已经落后的IBM,能否用钱买回这几年失去的实践经验。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