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合作创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崛起基石(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国内晶圆制造技术落后于 水平达2代;集成电路产业结构仍待优化,缺乏有规模的设计制造整合(IDM)企业。我国的半导体制造业,虽然材料、设备已经进入一些大的foundry,但很多还没有能力大规模参与前沿制程的实现,至今还无法完全脱离海外材料、海外设备,工艺上更要借力人家的基础。
所以,现阶段谈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不是一个某技术节点的问题,很多突破远非单个企业所能为,更不能脱离开放合作谈自主创新,因为惧怕竞争而拒绝外来合作进行创新。
相较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对外并购频频受阻的情况,开放思维、由中方占据主导地位与外资开展合资合作,引进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进行联合创新,并结合市场需求研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和产品则是目前比较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例如,清华旗下展锐(展讯和锐迪科公司)引入美国英特尔公司入资(英特尔占20%的股份),并通过技术交流和技术共享来推进双方的持续合作,使用英特尔的X86技术来研发手机芯片。高通与贵州省组建的合资公司华芯通,利用高通行业领先的服务器芯片技术,致力于研发出适合中国市场的国产化服务器芯片。
本次联芯科技通过与美国高通公司的资本、技术合作,将有助于提升国内工程师的芯片设计能力,缩短学习曲线,加快我国芯片设计团队的培养,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发展。
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前一阶段关于瓴盛科技与展讯的一些争论。一家或者几家企业是否就能代表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英特尔先入资了展讯,联芯后与高通合资,展讯在前算民族企业,联芯合资在后就不算民族企业?这个道理我想是不言自明的---因为无论是展讯还是瓴盛科技,都是中方 控股的企业,都属于拥抱国际合作的中国民族企业。
开放市场,公平竞争,催生 企业
在近期的上海陆家嘴财经论坛上,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开放是资源配置优化的进程,通过市场和竞争机制带来优化配置。有了竞争之后,国内企业有了很大进步。越是开放充分、竞争激烈的行业,进步就越快。制造业开始走向繁荣和强大。”
的确,这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制造业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在产品制造方面,电子信息产业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全融入了国际经济大循环。与此同时,中国开放而庞大的市场地位,也吸引了海外众多投资机构、国际领先IT企业前来中国投资、创业。正是由于面向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一环。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年14.82%的年均增幅,在“十二五”期末,年均产值达到11.13万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令世人惊羡的进步。
开放的市场与充分的竞争,也培育壮大了国内民族企业,诞生了诸如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华为、中兴、大唐、烽火,在智能手机领域的OPPO、vivo、小米、联想,在家电领域的海尔、海信、美的、格力等代表企业。
智能手机作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产品,在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一定代表性,在我国的发展真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2016年我国智能手机产量达15亿部,增长9.9%,并实现出口1156亿美元。其中华为、OPPO、vivo和小米位列国内市场出货量前茅,合计占据约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如果算上平板电脑及可穿戴设备,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规模达13.7亿台,约人均一台,其中国产品牌的比例达到62.4%。
受益于智能终端制造领域的发展壮大,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催生了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普及,推进了我国加快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也为我国出台“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开放合作姿态换取加速度
嫁接全球领先的技术实现民族产业快速发展,这在国内已经有很多成功经验,例如高铁行业、核电行业均是在初期通过和国际厂商合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逐步实现技术自研化发展。
当前,全球ICT领域正处于新一轮产业升级、物联网开启前的博弈。而在这一过程中,国内企业正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实现自我重塑,从而为产业的整体创新、自主可控积蓄力量。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