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盯上”机场商业 具体项目或在半年内落地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永辉“盯上”机场商业 具体项目或在半年内落地
继布局前置仓之后,永辉又有了新动作。《第三只眼看零售》 获悉,永辉正在瞄准机场商业,为超级物种拓展新的消费场景,而承载这一项目落地的是永辉新成立的合资公司福建云旺科技。
今年五月,永辉云创与福建叁山依水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福建云旺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分别占股60%与40%,注册资本一亿元。这意味着,永辉至少将拿出6000万元,进军新市场。
叁山依水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永辉云创合作方,具有操盘机场商业的运营背景,旗下持股比例 的子公司西双版纳叁山依水餐饮有限公司注册地即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机场航站楼商铺D04、C-R01、出发厅B区。
在操盘团队方面,永辉显得更看重“跨专业”背景,比如说担任云旺科技总经理的徐奕斌,此前曾任职于厦门机场集团等项目,被业内人士评价为长期从事国内机场商业的规划、运营及模式创新。他将负责永辉云创旗下超级物种、永辉生活等业态在国内交通运输商业领域的开发及运营。
在9月12日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机场商业及零售高峰会议”中,徐奕斌也代表云旺科技出席,透露出其 动向。由此可以看出,永辉云创不再满足于传统商业场景,具备高客单价、中高端消费人群的机场商业成为其试水方向,具体项目或在半年内落地。
《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这显示出三个关键点:
其一,永辉此前推出“鲑小鱼”等自有品牌,显示出其开发标品化餐饮的发力方向。这一方面为超级物种内部餐饮业态找到新的延伸场景,另一方面,也在提升运营效率、管控产品品质、推动标准化运营等方面埋下伏笔。
其二,云旺科技作为永辉云创投资成立的合资公司,其运营模式大体上是由永辉云创提供商品供应链及品牌输出,而叁山依水负责机场商业部分的开发运营。这意味着,永辉转型为平台型公司、输出相关资源的进程更趋落地。其官方也曾表示,永辉目前定位为零售行业的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
其三,机场商业此前具有相对封闭的“圈子”,永辉如果成功布局,无疑是为传统零售企业寻找全新增长点提供新的思路。据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北京首都机场为代表,名义非航收入占比达47%,并将其称为“1亿人的流量生意”。
孵化“标品化”餐饮,偏向品牌授权与后台供应
连锁品牌进驻机场商业并不鲜见,例如味千拉面于2017年宣布进入全球机场航站楼,新奇特品牌Brookstone也在北京、上海等多个机场开设门店。而永辉云创出自传统零售商,目前以零售业态为主体业务。它的发力方向将偏向标品化水果、熟食及餐饮品类,超级物种、永辉生活即成为进驻机场商业的首要选择。
一般来说,机场餐饮具有高价低质、选择性较差的特点,由于租金等因素制约,也很难得到解决。以深圳机场为例,2016年时原A、B航站楼可以为机场贡献7000万元租金收入,平均每月约为900元/平方米,个别铺位月租金可达1500元/米。
对于规模较小的个体运营者来说,议价能力较低,且缺少规模化效应,使得消费者成为高价低质商品的买单者。财经媒体《筷玩思维》做过测算,“假设一个20平方的面馆,1月的租金至少要18万,再加上人工、原材料成本,小面馆大概需要卖出4000碗50块钱的牛肉面才不会亏损。”
但对于超级物种、永辉生活等连锁化品牌来说,在机场商业中发力标品化餐饮,即有可能解决上述痛点。
一方面,永辉在全国具有1000多家门店,体量优势使其具备一定话语权,加上叁山依水在机场商业中的运营经验,双方合作后将有利于永辉减少在租金、准入机制等方面的制约。要知道,机场餐饮品类的毛利率要远高于零售业态。
以香港上市连锁餐饮品牌“皇玺”来说,旗下三个自营餐饮品牌分别为台湾牛网面、Noah Cafè & Bar(已于2018年停止运营)、中国厨房及阿玛港澳门餐厅,主要在香港国际机场经营,其2015、2016财年的毛利率均超过80%。其中台湾牛肉面在机场毛利率高达85%,非机场业务则分别为73%及63%左右。
另一方面,超级物种及永辉生活在标品化运营等方面早有准备,这就为永辉云创发力机场商业提供了便利。今年上半年,永辉云创先后孵化出“超级研习社”、永辉私厨等项目,它们的主要功能有三点,其一是加强餐品食材的标准化复制能力,例如开发统一酱料包,梳理操作流程等,打造类似于肯德基那样的标准化食材供应体系;其二是用作超级物种员工及厨师等相关人员培训,以此提升人才输送能力;其三则是新品研发。
从落地情况来看,永辉近期推出的自有品牌“鲑小鱼”,主要针对其线上外卖订单,主打标品化经营。若超级物种机场店开出,采用鲑小鱼形式售卖商品,不失为永辉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及运营效率的保障。它目前有鳗鱼饭、三文鱼刺身等品类,为了避免配送过程中的损耗、卖相损害、翻倒等问题,鲑小鱼采用抽真空形式包装,以此提升顾客体验。
同时,“永辉U选”等自有品牌,具有适应机场商业消费场景的天然优势。以鲑鱼工坊为例,它所用的堂食食材到达门店后通常只有2到3天的保鲜期,加工为冻品的食材保鲜期约为一到两周,而“超级U选”商品,保质期在12个月至18个月之间。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将其作为旅行购物、伴手礼等形式购买,从而扩大其覆盖面。
需要指出的是,永辉云创与叁山依水合作后,逐渐偏向于后台供应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永辉计划转型为零售行业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的战略方向。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机场商业不同于传统零售业态,拥有完全不同的运营逻辑,而叁山依水相当于运用其过往经验,并引入具有供应链资源及品牌优势的永辉云创。那么对于同类型企业来说,未来与永辉合作,可以说是尝试一种新型赋能方案。
试水机场商业,传统零售尝试新场景
据了解,目前福建云旺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定位是协助推动永辉云创旗下超级物种、永辉生活等业态在国内交通运输商业领域的开发及运营。机场商业作为其首要选择,也为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拓展盈利点给出了参考方向。
发布的《中国机场商业研究报告》指出,民用机场投资政策的开放,为机场商业市场化带来了新的契机。由于国家逐渐放宽了机场的国有控股比例要求,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民用机场,这使得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将会推动机场商业从购物体验、商品性价比以及运营效率等方面逐步提升。
对比首都机场与香港机场会发现,在与市场化程度相关性 的“零售和广告收入”中,香港机场的人均贡献在2016年达到98元/人,而首都机场在2017年时仅为27元/人,不到前者的30%。这也意味着,机场商业未来的增长空间极大。
一边是旺盛的市场需求,据中商数据测算,首都机场客流量相当于23个朝阳大悦城,旅客工作地点则聚焦于东部CBD、西部金融街、西北部中关村和东北部望京区域,以金融、科技、商贸等高端产业从业者为主。
这些客群主要为22岁到44岁的中坚消费力量,他们在北京市内的消费也集中在东部CBD、望京商圈、三里屯商圈、朝青商圈等地,其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城市平均消费水平13%以上。
另一边却是难以匹配的商业供给。由于国内机场在规划、设计时更多考虑直达旅客的过境需要,对机场商业设施和商业开发的考虑不足,且现有商铺分布过于分散。加上国内机场商业和相关业务大多由机场主体或关联企业经营,主要承担消化就业等非市场化职能。商铺承租方也多为分散个体商户,缺乏统一规划和“聚合”效应。
更重要的是,国内机场经营的餐饮、土特产、食品等品类,价格一般较市区高出一倍乃至数倍之多,使得旅客在机场商业中形成了“价格高—消费少—弥补单量少、提升定价”的恶性循环。
但随着非航空业务逐渐替代航空性业务,成为枢纽机场盈利的主要来源。机场商业在招商方面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准备期。《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包括罗森、全家、良品铺子、周黑鸭、Brookstone等零售品牌均已开出机场店。
以罗森为例,它于2014年开在重庆机场内的门店,占地面积36平方米,仅在早晨7点至晚间11点营业,开业五天后即达到日均销售额突破1.7万元,同比提升290%,同时使机场租金收益同比提升69%。
这意味着,对于传统零售企业来说,布局机场商业逐渐成为一种优势选择,但如何解决好成本核算、产品标准化运营及供应链效率,也是零售商需要解决的痛点。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