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抓手”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以“融合性”为抓手,绘出多彩文化图.“方圆宽窄长短无定形,避高循湿趋下而流动;乘隙穿缝渗透处处在,水到渠成不争利万物.”运河之所以千年不衰是其所具备包容性和融合性.运河带上的文化各具魅力,但又可以相互包容.这与运河水很像,当水是液态时,各有各的流向与流速,但是当水凝成冰,便会成为一个整体,荣辱与共.我们正好运用这一特性,将独立在运河文化带上的七种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弥补,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
以“动态性”为抓手,研制发展保护器.万物都是在变化中发展的,大运河的发展也是不断变化的,沧州段作为京杭大运河流经城市中里程最长的地区,明清两代,每年都有大量的漕粮、煤炭、盐和瓷器途径大运河沧州段运往北京,南来北往的商船为沧州带来了商贸的繁荣与兴旺.而近代随着陆路的发展,大运河航运也不再是主要运输方式,但是在生态补水、保护环境、打造特色旅游业的优势逐步凸显.“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所以要时刻紧抓“动态性”这一特征,因势利导,为城市的发展保驾护航.
以“传承性”为抓手,挖掘资源永动流.大运河的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传承性”,历史的车轮不息,美丽壮观的京杭大运河,越过千年的历史长河,创造了灿烂绚丽的运河文化.时至今日,它依旧拖着古老而坚定的步伐,承载着属于它的历史使命,闪耀在古老而又现代的东方.但是传承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本宣科,而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创新的的思维去领航大运河文化.”要重新把大运河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一个崭新高度,以强劲的吸引力、顽强的凝聚力,转化出强大的力量,使大运河文化和运河水一样永流.李美奇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