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互联网+ > 正文

市场震荡之后 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互联网

2022-03-30 21:34来源:钛媒体APP编辑:时寒峰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市场震荡之后 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互联网

  即将过去的3月,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无疑留下重重一笔。

  伴随俄乌冲突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五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列入“暂定清单”,本就处于低位的中概股就开启了自由落体模式,短短两周时间,阿里、腾讯、百度等公司股价几乎再度腰斩,恒生科技指数也从3月初的5000余点,急跌到3月15日3463点。

  而如果从去年2月18日的高位算起,到3月14日收盘,中概股中有 220家跌超50%,127家跌超80%,蒸发市值近10万亿人民币。

  市场剧烈波动之后,监管层也出手了。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促进资本市场、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系列政策举措。

  会议明确释放了关于平台经济公司监管的信号,指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

  金融委会议之后,市场重新企稳,中概股也出现了止跌回升。

  其实,相较于市场的涨跌起落。这个3月对中国互联网行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人们可以重新思考行业的定位。中概股、港股、乃至A股之间的相互传导,反映出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中概股,在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风向标意义。金融委会议释放了明确的积极信号,历经监管之后的中国互联网,将走上更健康发展的轨道。

  互联网还是先进生产力吗?

  二十年前毕业的大学生肯定还有印象,那个时候,毕业生梦想的工作是各类外企、央企、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新兴的互联网公司虽然也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是却远不是最优选择。

  与那些同时代的 行业相比,互联网不仅没有金融机构的精英气,也没有房地产企业的豪气、央企的官气、外企的洋气,反而还带有一种程序员特有的土气。

  不过,这些最土气的互联网公司,社会形象却也是最正面的。相比高端、神秘房地产、金融行业,互联网早期创业者往往源自草根,通过技术和商业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发家史公开透明,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比如,阿里巴巴起家的1688是一家批发为主的网站,其创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店帮助中小商家降低成本,提高商业效率。腾讯推出QQ,初衷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百度则通过搜索引擎大大降低公众获取信息的门槛。

  就像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一样,蒸汽机本身只是一个“源动力”,还要经过无数企业不断发展,才逐步应用到火车、轮船、各类工厂中,最终完成了伟大的工业革命。

  对于过去20年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数字技术无异于其“源动力”,从电商、社交、支付等开始,再到后来数字医疗、教育、制造业,新的应用场景被一个个攻克,数字经济也成为过去20年中国经济的重要亮点之一。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测算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为191447.3亿。1993至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平均增速为16.3%,呈持续快速增长势头,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2010至2015年,伴随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爆发,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11.2%;2015至2020年平均增速有所下降,但仍高达10.1%。

  这样的增长速度,不仅全球范围内也是 的,在人类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凭借国内14亿人口超大市场,中国互联网公司将规模优势发挥到了 ,中国也成为了全球 可以在互联网产业领域与美国竞争的国家。

  不过遗憾的是,近些年伴随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诞生了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凭借规模效应,形成了天然垄断,甚至店大欺客。与此同时,一些新兴互联网企业过度追求流量,通过补贴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打击竞争对手,平台经济引发的劳工权益等问题也越发尖锐,亟需监管部门的引导规范。

  互联网公司还是先进生产力吗?这似乎都成为了一个问题,

  其实虽然整改力度空前,但是互联网与房地产和金融业不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规范的目的始终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今年1月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不久前,市场监管总局也发文表示,平台整改工作开展以来,平台“二选一”和垄断等突出问题改善明显,价格和不正当竞争问题得到遏制,产品、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平台秩序明显好转。

  而3月的金融委会议,无疑更是给互联网行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互联网公司拖累了“硬科技”发展吗?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在深入整改的同时,社会上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指责互联网公司的声音,甚至否定中国互联网行业过去二十年的发展。

  在各种声音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种就是认为中国互联网不是“硬科技”,只有商业模式创新,因而没有社会价值。

  尤其是在2018年以后,缺“芯”之痛刺激国人,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公司没有造出芯片,对解决“卡脖子”问题没有贡献。

  只有做制造业的公司才是好公司,这俨然成为一些人群的新“政治正确”。

  更有甚者,将互联网行业与“硬科技”对立了起来,认为国家在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与西方有差距,是互联网产业发展太快造成的偏科,互联网挤压了芯片等技术的研发。

  这就是好像是把蒸汽机和火车、轮船对立起来一样,其实是很荒诞的。蒸汽机是源动力,但是火车、轮船这样的应对场景同样重要。没有电商、社交、支付这样的数字应用场景,芯片技术有什么意义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场景的需求,是基础技术研发进步的核心动力。

  十多年前,阿里巴巴发起了“去IOE”,直接起因是淘宝用户访问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双11等全球最大运算场景的出现。阿里巴巴决定,在自己的IT构架中,去除了IBM、Oracle、EMC三家美国公司的软件和硬件,独立研发自己的云计算系统,这就是后来的阿里云。

  目前,在全球云计算排名前十已有三家来自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开源平台openstack核心代码贡献TOP10,也有3家中国企业上榜。中国已经在全球算力排行榜上和美国成为唯二的巨头,成为全球云计算增长最快的市场。

  而根据2021年12月,权威信息技术研究机构Gartner公布了年度产品报告,来自阿里云在IaaS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四个核心类目都拿了全球 评分,超越了亚马逊和微软,总分排名也名列第三。

  云计算又进一步带动了底层技术的研发。2018年,阿里巴巴成立了芯片公司平头哥,2021年,平头哥发布了自己独立开发的5nm制程服务器CPU,直接用于阿里云的服务器机房。

  阿里云的成长史,正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从应用层,走向技术层,并最终走向硬件领域的代表。

  不独阿里,腾讯、百度等其他互联网公司,也在芯片、AI等前沿科技领域加大了投入。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非但不是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挤占了芯片等硬件产业的发展空间,相反,互联网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硬件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互联网仍是中国重大的发展机遇

  发展“硬科技”的政策导向,和发展互联网产业并不矛盾。应该看到,过去一段时间里,在互联网领域的确出现了一些缺乏技术实力、只有商业模式创新的投机性实践,出现了诸如P2P这样的行业乱象。

  在这一背景下,监管层明确提出鼓励“硬科技”的导向,是有极强针对性的。

  但是,真正成熟的互联网公司,是不可能只有商业创新而没有技术实力的。在全球范围内来看,互联网企业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日益显著,美国的互联网巨头已经是基础科研的主力。

  谷歌是当今世界量子计算的领军者,为什么谷歌要做量子计算?因为它的算力应用达到了目前超算技术的极限,不得不寻求基础领域的突破。

  亚马逊的 贝索斯,正在大举进军载人航天。微软的创立者比尔盖茨,也在不断加大生物科技的投入。

  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美国对德国、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的优势,是逐渐减弱的。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美国重新赢得了对欧洲和日本的优势。

  2008年欧盟27国GDP16.2万亿美元,占全球比例超过四分之一,同年美国GDP14.7万亿,占全球的23%,不到四分之一。但到了英国最后脱欧前的2020年,欧盟28国GDP只有15.2万亿美元, 数字下降,占全球的比例也不到18%了。而美国增长到21万亿,占世界的比例反而上升到了24.7%,基本上达到四分之一。日本九十年代人均GDP曾经达到美国的1.5倍左右,但现在不到三分之二,双方的位置出现了互换。

  进入21世纪以来,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和美国在全球GDP中的占比出现了上升。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正是中美两国互联网经济的发达。

  互联网领域有一个 的“梅特卡夫效应”,网络的价值,等于它连接的节点的平方。所以,网络连接的人口越多,价值就越大。

  虽然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过去几年经历挑战,但中国仍然是在美国之外,全球 一个拥有大型互联网企业的经济体。从本质上说,互联网这种新技术的机制,给中国这个后发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红利。

  在前互联网时代,每个国家的科技树攀登过程是线性的,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二战后新科技革命的时代。哪个国家在一开始占据领先优势,后发国家很难超越,即使这些国家的体量和规模并不大。许多欧洲小国,至今仍然是全球顶尖的富国,就来源于这种先发优势。

  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科技树”单一线性演进的模式。它给了美国、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巨大的“发展加成”,放大了人口红利和市场红利。

  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又倒过来促进了中国的技术升级。一个很多人不了解的事实是,很多美国互联网公司在探索的前沿技术,譬如量子计算,AI技术等,其实也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投入的重点。

  年初公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提法令人耳目一新: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结合产生的数字经济,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实体经济形态。互联网企业,不仅承载着科技创新硬核突破的时代使命,也必然成为全社会走向数字化的加速器。

  2022年3月,我们经历了市场的震荡,也看到了政策的方向。在众声喧哗之外,我们更应用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这个月发生的这些事情。互联网行业,仍然有它独特的价值,经历了监管之后的行业和企业,不仅会给社会继续创造更大的价值,也必然会继续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突破的重要推动力。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

相关推荐
迪士尼进军中东流媒体市场,竞争对手已开始提 迪士尼进军中东流媒体市场,竞争对手已开始提

原标题:迪士尼进军中东流媒体市场,竞争对手已开始提供原创阿拉伯语内容

互联网+2022-06-10

Canalys:2022 年 Q1 中国云市场持续高增长,百度智 Canalys:2022 年 Q1 中国云市场持续高增长,百度智

原标题:Canalys:2022 年 Q1 中国云市场持续高增长,百度智能云两倍速领跑 6月

互联网+2022-06-08

伽马报告:4月份国内游戏市场同比下滑,游戏出 伽马报告:4月份国内游戏市场同比下滑,游戏出

原标题:伽马报告:4月份国内游戏市场同比下滑,游戏出海市场持续增长 Gam

互联网+2022-05-29

网文读者有5亿,阅文占一半,为何还是难尝300亿 网文读者有5亿,阅文占一半,为何还是难尝300亿

原标题:网文读者有5亿,阅文占一半,为何还是难尝300亿市场的甜头? 每三个

互联网+2022-05-12

历史首次!微软Edge现在拥有超过10%的桌面浏览器 历史首次!微软Edge现在拥有超过10%的桌面浏览器

原标题:历史首次!微软Edge现在拥有超过10%的桌面浏览器市场份额 关注桌面浏

互联网+2022-05-03

新政策《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布 利好产业互 新政策《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布 利好产业互

原标题:新政策《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布 利好产业互联网? 01 为何建设统一

互联网+2022-04-14

千亿级市场 数据安全“巨轮”正驶来 千亿级市场 数据安全“巨轮”正驶来

原标题:千亿级市场 数据安全巨轮正驶来 从主机安全到程序安全,再到如今的

互联网+2022-04-12

社区传媒突破场景限制 “新潮传媒”们该如何逐 社区传媒突破场景限制 “新潮传媒”们该如何逐

原标题:社区传媒突破场景限制 新潮传媒们该如何逐鹿市场? 你在电梯里的时

互联网+2022-03-26

再三折戟资本市场 在线音频龙头喜马拉雅只有故 再三折戟资本市场 在线音频龙头喜马拉雅只有故

原标题:再三折戟资本市场 在线音频龙头喜马拉雅只有故事? 在线音频龙头,

互联网+2022-03-22

迪士尼 Disney+ 流媒体服务将于今夏扩展至 50 余个 迪士尼 Disney+ 流媒体服务将于今夏扩展至 50 余个

原标题:迪士尼 Disney+ 流媒体服务将于今夏扩展至 50 余个新市场 1 月 27 日消息

互联网+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