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贝佐斯、马化腾都在“养” 为啥科技公司都偏爱机器狗?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雷军、贝佐斯、马化腾都在“养” 为啥科技公司都偏爱机器狗?
谁能想到,小米今年发布会的 One More Thing 竟然是一只“狗”;更没想到的是,这只狗还有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名字:铁蛋。
根据雷军的介绍,这只名为铁蛋的四足机器狗不仅能跑会跳,还可以根据人类的指令做出空翻等高难度动作;作为一只机器狗,你当然还能带着它上街,而且是不用拴绳子那种,它能够自动跟随主人,并主动避开障碍物,绝不会出现下图这种情况:
雷军表示,它虽然是一个有趣的小项目,但却是工程师们的大梦想,因为它集合了多为工程师的顶尖技术于一身。据介绍,这款四足机器人配备了自研高性能伺服电机、采用具备21 TOPS算力的边缘AI芯片,同时拥有AI视觉、AI语音、机器人系统等多方面的自研技术支持,也因此它才能根据主任的指令执行各种复杂的操作。
目前,小米已经制作了1000台工程探索版“铁蛋”,并会在未来拿出700台与米粉共创,售价9999元人民币。同时,为了支持这个项目的发展,小米成立了一个机器人实验室,也在筹备机器人开源社区。
前脚宣布造车,后脚入局机器人,小米最近的势头有些凶猛。虽然四足机器人已经有不少公司在做,但是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仍处在初级阶段,小米选择在这个时候加入,一方面有开拓新业务的想法,另一方面想必也有展示自身机械工程能力的心思。毕竟当造车消息宣布后,外界对于小米最大的质疑就来自于此,秀出机械技术能力,恐怕也是决心的一种展现。
有类似想法的企业不止小米。今年3月,腾讯发布了一款名叫Max的四足机器人。除了四足行走的功能,腾讯的研究人员还在其足部、关节连接处都加上了轮子,不仅能提升行动速度,还可以让机器人以多种形态进行活动。
而根据 得到的消息,OPPO也提交了一份机器人腿部组件专利,包括腿部支架及足部结构。想必,这也是OPPO加入机器人竞赛的第一步。
说回到铁蛋以及它的同类们。
作为“老前辈”,波士顿动力为四足机器人争得了不小的关注,前有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牵Spot上街炫耀,如今又有雷军带铁蛋上台炫技,全球大大小小的科技企业接连在这一领域布局,除了炫技、秀肌肉的功能之外,是什么引得他们对这只“没头没尾”的机器狗如此青睐?
大厂小厂为啥都想“养狗”?
我们或许可以从波士顿动力身上寻找答案。
起初,波士顿动力是专为美国军方研制机器人的实验室,这些机器人主要承担货物运输、复杂地形探索等任务;直到2013年,波士顿动力被谷歌收购,这才开始了更接地气的项目研究。
那只让贝佐斯牵出去并引起围观的“大黄狗”Spot Mini,就是波士顿动力回归平民化的产物,只不过这个时候,波士顿动力已经被谷歌卖给了软银。
在过去一系列的官方演示视频里,我们看到它很好地继承了前代产品运输货物、适应多种地形的本领:
在家庭环境里,它更多可以用来为用户提供服务,比如开关门、递送物品:
不难看出,相比于轮式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在稳定性、复杂环境适应性等方面都具有着前者难以追赶的优势,这也造就了四足机器人可以拥有更丰富的使用场景。
一些公司已经将四足机器人应用在了业务中。比如,福特公司宣布已采用两台波士顿动力公司出品的机器狗勘察其 Van Dyke 变速箱工厂,采用机器狗对工厂进行3D数字扫描,可以协助工程师更好地完成任务。
Spot机器狗凭借其激光扫描和成像能力,将能够制作出高度详细和准确的地图,福特工程师便可以使用这些地图来对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和重新装备。
除此之外,在救援、巡逻、勘探的场景下,四足机器人都有用武之地。人过不去的地方,它们能过去,人钻不进去的角落,它们可以钻,用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作业,不仅可以大幅减少人员的损伤,还能够提升作业的效果,一举两得。
在消费场景里,四足机器人也有擅长的东西。
既然被称为“机器狗”,那么它除了四条腿的外形,还需要具有宠物狗最为重要的陪伴、娱乐功能。比如德鲁动力推出的社交机器狗产品 KODA 就主打居家陪伴方向。
配备了空气检测器、触摸传感器等传感设备,KODA不仅可以通过听觉模块分析语言、语音及语调,还可辅助视觉模块分析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如手势,从而形成语义。
KODA通过不断的与人的接触,自我进化,能更加理解人类的语义,解读人类的情感,配合着充满科幻感的外形,KODA对人类的陪伴效果,恐怕不必真正的宠物狗要差。
另外,KODA这类陪伴型机器人还能够对用户的生活环境进行检查,比如发现潜在的火灾隐患、检测空气质量指数等等。
可见,四足机器人不论在商用场景还是消费场景下,都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的,这也是企业愿意花费时间、精力与金钱来打造它的原因。
另外从市场规模来看,四足机器人可以应用的领域也都颇具规模。
前面提到的 KODA 机器狗所在的陪伴型机器人市场,在我国于2019年就达到了25.3亿元,预计未来五年,智能陪伴教育机器人行业规模仍将保持20%以上的速率增长,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0.3亿元;而四足机器人应用比较广泛的巡逻、安保等的安防机器人市场,也被预测将在2023年达到30亿元规模。
有应用前景,又有市场规模,按说四足机器人早就应该遍地走了才是,但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却看不到有谁牵着这样的机器人在街上溜达呢?
这就牵扯到困扰四足机器人厂商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商业化困境。
四足机器人很酷炫,但为何没迎来商业爆发?
四足机器人酷炫吗?很酷炫。有应用前景吗?有。那为什么还说它处在商业化困境之中呢?
仍然以前文提到的波士顿动力为例。
虽然他们的产品技术强、功能炫,可依旧避免不了三易其主的窘境。2013年被谷歌从美国军方收购后,仅四年就被谷歌以1.6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日本巨头软银;可软银接收后,也没有让它在手里多留,2020年底就宣布把它转卖给韩国现代公司。
为什么会这样呢?简单来说,是研发投入与盈利无法达到平衡。
Spot Mini 对外的售价是7.45万美元,按照近期的汇率换算,合人民币约48万元,接近一台中 汽车的价格,如果销量理想的话,其实是可以实现盈利的;何况有数据显示,上市3个月的时间里,Spot就获得了260台订单,销售额在当时已经达到了2000万美元。
但是,这笔钱相较于昂贵的研发投入来说,只能算冰山一角。
从1992年成立到2013年,波士顿动力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才让机器人达到Spot那样的水准,这期间的研发投入可想而知。依靠早期美国军方与后来的谷歌不断往里砸钱,波士顿动力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样的研发过程如果放在其他企业身上,恐怕难逃破产。
在研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的机器人行业来说,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比如曾经的明星机器人公司Anki,就因为长久以来的入不敷出,于2019年4月对外宣布裁员与倒闭,即便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募集了1.82亿美元的资金。
(Anki公司明星产品Cozmo机器人)
在昂贵的研发投入外,制造成本也是阻碍四足机器人走向商业化的一大阻碍,这一点在国内市场尤为明显。
一台四足机器人最核心的零件有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与传感器,有一些产品还包括激光雷达、足端物理传感器、人体感知器等设备。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目前我国85%的减速器市场、90%的伺服电机市场、以及超过80%的控制系统市场被海外品牌占据。这意味着,我国在生产制造机器人的过程中,核心零件的进口价格被海外企业牢牢把控着。
虽然这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们进行自研的决心,但是在合适的替代产品研发出来之前,这一现状将一直困扰着我们,生产出价格、技术水平都能够符合消费市场需求的四足机器人,也需要多花一些时间与步骤。
另外,消费者们何时能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四足机器人走进工作、生活,也左右着这类产品走向消费市场的速度。
对于一项新的技术或者新的发明,用户的认知与接受度往往决定了其消费意愿。由于四足机器人属于非常早期的产品,且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价格相对昂贵,因此,在没有找到非常戳痛点的使用场景前,让大部分用户很快接受它,恐怕比较困难。
不过,好在小米等公司也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法,比如发布会上雷军提到的开源社区、开发者共创的方式,可以为四足机器人产品寻找更多可能的落地场景。或许有一天,人手一只机器狗的时代就会到来。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
原标题:一加 ACE 竞速版现身 Geekbench:搭载联发科天玑 8100、12GB 内存 5 月 15 日
智能硬件202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