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焕新背后:自甘沉沦还是策略性突围?(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品牌的顶级产品都在采用所谓的“夏普屏”,自然也会看到夏普的其他产品尺寸在采购其他企业的面板,因为最核心的考虑是满足生产全尺寸段的产品需求。目前夏普的十代线堺工厂,切割40/45/60/70寸都是母版利用率最高的。但是市场上还需要50/55/65等尺寸的产品,如果强行用十代线切割这些尺寸,利用率肯定不好管理。
面对外界的质疑,一位在夏普已经工作了20年的老工程师说到,“夏普的电视不管采用什么面板,都首先要符合夏普的技术指标要求。有一些定向的采购,都是要先经过技术专利的授权转让后才生产的。每一台夏普出厂的电视,都要经过细致的音画质调校,还有九道严格的质量以及可靠性测试”,由此可见,采用非原装屏的夏普电视并不是“低价低质”。新夏普有着更为灵活也是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产品理念。
此外,富连网的相关负责人也对中国家电网表示,只有真的采用日本原装面板的机型宣传时才会标明,没有标明的机型并不一定使用原装面板。夏普并不存在欺瞒消费者的行为。对此,笔者也随机采访了十位消费者对于此事的看法。
“如果人家都标注了采用群创面板,那就不算欺瞒。”
“如果很在意夏普屏的人就去买标着用夏普屏的产品好了,我看中的是牌子,其他无所谓。”
革命尚未成功 成败待由时间检验
今年4月3日是富士康正式出资签约收购夏普一周年。当日,夏普股价一度冲破500日元,最终收盘价报于495日元,当日涨幅5.3%。与去年“富夏恋”签约前日(2016年4月1日)的收盘价125日元相比,夏普股价涨幅将近3倍。

6月20日,夏普社长戴正吴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将在今年6月29日或30日向东交所申请将夏普从东京证券交易所二板市场重回主板市场。随着回归主板消息的释放,夏普股价在6月27日已经站上620日元关口,相比6月中旬涨幅超过10%。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夏普回归主板背后,与富士康对其进行的全方位整合,以及内地市场的布局策略有很大的关系。
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16财年,夏普亏损了大约250亿日元(约合2.28亿美元),低于富士康此前预估的271亿日元(约合2.46亿美元)。对于2017财年,夏普方面预计营业利润将同比增长44%,增加至900亿日元(约合8.21亿美元),最终实现盈利590亿日元(约合5.38亿美元)。
种种现象以及数据表明,夏普品牌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离成功还依然有不少的路要走。在郭台铭的字典里,智能家居、物联网、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富士康和夏普焕发活力的关键词汇,通过全面布局扩大夏普电视等终端设备的销量,形成庞大的互联网入口集群和用户数,也是“制造的鸿海”转变成“通路的鸿海”的必经之路。对于实现郭台铭整个智慧家庭布局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诚然,任何变革都会有副作用,业界对于夏普的各种评说也是出于对于夏普振兴的关注。没人希望这个曾带给我们无数足已改变生活产品的品牌就此陨落。
在富士康的“急救”下,夏普已经逐渐散发出了焕新的活力,这是不争的事实。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夏普会进入“稳定治疗期”,乃至“高速成长期”,最终一路走来的夏普也许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但这注定也是一条充满坎坷却又会被后人无数次提起的道路。
所有的功过得失,也只能由时间和事实检验!
声明:本文仅为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不代表99科技网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