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纪录!富士康是否正在走上当年中石油IPO的老路(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当年的中概股回归,也可成为独角兽上市的警示。2015年,率先回归的暴风集团股价从7元飙升到最高327元,创造了36个涨停板的记录,成为名副其实的“涨停王”,市盈率一度达到千倍。巨人网络在美PE只有8倍,市值只有132亿元,借壳世纪游轮之后总市值一下就达到1282亿元,PE过百。可此后,这些中概股都经历了漫长的估值回归过程。暴风集团由于业绩暴跌、炒作过度等原因,最终还是无法避免走下神坛,至今下跌了90%以上,股价只剩下当初的零头。
备忘:曾被关注的三大核心问题
富士康从预披露之日起,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就被挖掘无遗,这里简要列出3个主要问题:
一、申报时公司成立未满3年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福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6日,2月1日申报时,公司成立未满三年。
2016年修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发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 年以上,但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
招股说明书也特别提示了要经国务院批准。
二、与控股股东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关于与控股股东鸿海精密的同业竞争问题,富士康在其招股书中是这样解释的: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鸿海精密控制的除中坚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外的子公司中,Foxconn MOEBG Industria de Eletronicos Ltda.和Foxconn Brasil Indústria e Comércio Ltda.注册于巴西,分别从事机顶盒、线缆模组的生产与销售及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服务器和主板的生产与销售,鸿海精密分别间接持有两家公司100%权益。
上述两家公司仅在巴西境内开展业务,与发行人及其控股子公司的业务区域并无重叠,且其业务规模相对较小,收入、利润与发行人及其控股子公司同类型业务相比较低,与发行人及其控股子公司不存在实质性的同业竞争。
上述“不存在实质性的同业竞争”解释再加上控股股东中坚公司和鸿海精密都出具的《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就过关了!
同业竞争是IPO的红线问题,如果其他公司不消除同业竞争,肯定是过不了关的。
三、上市主体为控股型公司,2015年、2016年业绩为零,3年业绩系重组计算
富士康系控股型公司,业务由下属子公司负责具体经营,公司主要负责对相关全资及控股子公司的投资和管理。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富士康的全资及控股境内子公司共 31 家,全资及控股境外子公司共 29 家。
2015、2016年两年,富士康前身福匠科技并没有做任何业务,也没有任何资产负债,是一家纯粹的空壳公司。2017 年 7 月 21 日,福匠科技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底,同一控股股东下的众多公司才重组成为富士康的子公司。其3年业绩也是按重组后模拟计算的。
投稿邮箱:jiuji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99科技网:http://www.fun99.cn